为什么不要对孩子说“别哭”?
在小区里散步,奔跑的孩子被石头绊倒开始嚎啕大哭,紧接着一位年轻的妈妈慌慌张张地赶到孩子面前,一边帮孩子擦眼泪,一边焦急地哄着:“不哭了…没事啦,下次注意一下…不哭不哭…”
01
这种情况非常常见,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成员用这种话术来安抚啼哭的孩子。在生活中,常见的家庭“止哭法”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哄:“别哭别哭”,“哭闹的孩子不是好孩子”,“你如果不哭,我给你看动画片好吗”
骗:“别哭啦,给你买好多好多玩具”,“你不哭的话,等会就给你吃一百个冰淇淋”
恐吓:“你再哭,大灰狼会把你吃掉”,“你还哭?我不管你,把你扔路边了”!
……
为什么很多父母受不了孩子哭闹?
“孩子哭闹时,我感觉很烦躁”
“孩子哭了,我这心跳就加速,不知道怎么办”
“我受不了孩子哭,一听到孩子哭,我就浑身不舒服”
“孩子一哭,我就很心疼,想赶紧止住哭声”
……
如果你有孩子,这样的感觉也是非常正常。从我们大脑的潜意识来说,“哭”意味着“危险”,是一种警示信号。这种警示,在猛兽出没的原始社会很有效,帮助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叫时,血压升高,驱使自己迅速赶到孩子身边,把孩子从猛兽的爪牙下救出来。
所以说,当父母听到孩子的哭叫时的负面情绪,能加速大人采取行动。
正如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有一项研究发现,小朋友的哭声,与刀子刮玻璃的声音的频率很接近,同样都能让人类感觉难受,频率介于2000至5000赫兹。难怪我们总是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声!
很多父母常常责怪孩子哭,可是他们忘记了,成人哭的原因很多,孩子们也是一样。一刀切地对待孩子哭,是不负责任的,而应该站平等的角度尊重孩子的情绪宣泄。
02
所谓尊重孩子的哭泣,主要指的是我们要正视并接纳孩子的情感需求,保留他们对真实情感的体验,协助他们更好地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,并习得自我修复的能力。
正如美国著名的育儿专家劳拉·马卡姆博士在她的著作《父母平和,孩子快乐》中所说:“孩子也需要体会自身情感,然后才能排解,让它们消失。”
通常情况下,有几类情况看护人会阻止孩子哭泣:
第一种,根本不给孩子哭泣的可能性。也就是在生活中不让孩子有任何受挫的可能,不会让他们饿一分钟,也不容许他们跌倒,生怕其他小朋友“抢”他们的东西,总之极度“操心”地呵护着孩子。
第二种,口头禅是“别哭”或“不哭”,习惯用这两个词制止孩子的情感表达,认为哭是一件坏事,哭就不好。事实上,当孩子失落或者受伤的时候,他们拥有表达和宣泄情感的权利,哭泣能帮助他们更快地修复自己的情绪。
第三种,当孩子哭闹时,总是用其他事物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,认为这是一种既轻松又好用的方法,其实是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。
第四种,直接用成人的价值观去判定孩子是否应该哭,尤其是男性家长,喜欢用“你是男子汉”来要求一个对性别还没有概念的孩子。“别哭,没关系”“别哭,你很坚强”是他们的口头禅。这固然是一种好的意愿,希望孩子成为坚强的人,但是未必会达到效果。
03
当家里的孩子哭时,父母首先要分清孩子哭的原因,并针对性来采取应对方法。
1、身体不舒服
发烧、肚子痛、皮肤擦伤、头撞出淤包……感觉身体不舒服时,孩子们会哭;小婴儿就更常见了,肚子饿了、拉粑粑了、尿湿了、感觉害怕就会哭。
当孩子由于身体不适而哭时,父母们除了相应地做处理,生病了吃药、肚子饿了吃饭、拉粑粑了换纸尿片,把孩子们照顾好。另外,有些身体不适不能一下子消除,例如感冒不适,这时妈妈可以尝试转移孩子对不舒服的过度关注,例如陪孩子看看绘本或玩玩具等。
2、为了引起大人注意
一见到父母就要哭?这常见于父母不常在家的孩子。由于父母少陪伴关心不足,孩子可能就通过“哭”表达不满或撒娇,以换取父母更多的关注,以便引起父母的重视。
当然,孩子的这种表现,属于亲子分离后初期或中期的表现,到了后期,如果亲子分离的时间过长,孩子就会变得冷漠更不会对父母哭,产生严重偏差逆反行为。正所谓“哀莫大于心死”,大概便是这种写照。
3、“要挟”父母达成目的
妈妈说“不准吃糖”,孩子就哭
爸爸“啪”一声关掉动画片,孩子“哇”一声就哭
奶奶把玩具收起来,要求孩子睡觉,孩子大喊“不要不要”,还边闹边哭
很多大人听不得孩子哭,心一软就退让了。其实一开始,孩子可能只是因为不高兴哭,时间长了,孩子可能便知道,“我哭,妈妈/爸爸/爷爷/奶奶就答应了”,所以,他们会把“哭”变成“工具”。
如果你发现孩子通过“哭”要挟大人,怎么办?不给孩子“正反馈”。
大人关掉电视,孩子就哭,孩子一哭,大人就给孩子看电视,这就叫正反馈。如何不给孩子“正反馈”?妈妈说“不准吃糖”,孩子就哭,妈妈虽然听到孩子哭难受,但还是忍住不退让,仍旧坚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吃过多的糖。经历多次后,孩子发现“哭”没用,这种哭的“工具”功能就消失了。
4、孩子情绪低落
“哭”是人类难过、悲伤、懊悔时常见的外在表现,通过哭,孩子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,帮助他们回归平静。有研究发现,哭泣时眼泪中含脑啡肽复合物与催乳素,帮助人缓解压抑感、减轻心理压力。
有一次,我发现4岁的女儿坐在地上抹眼泪。我正想问:“怎么了?”没想到女儿已经说:“别问我,我肚子里的眼泪太多了,需要流掉一些……”虽然有疑问,但孩子这么说,我就没再追问。大概她已经需要一点点自己的空间了吧。
尊重孩子,就应该赋予他们体验真实生活的权利,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生活的细节和情感中来。既然能开怀大笑,同样也有权利去尝试“眼泪”。像成人一样,他们需要多长时间去释怀和成长,就会多珍惜欢乐的来之不易。
其实,尊重孩子生活在“本真”的社交环境中,也是培养高情商宝宝的必备条件。如果孩子未曾深切地体验丰富的社会情感,又怎么能期待他有多彩的人生呢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作者:杏贞
来源:转载于网络公共平台
作用:仅为传播正能量信息,如有疑问请联系官方客服
上一条:亲历“两小时哄不睡”,让我找到了化解所有育儿难题的方法
下一条:为什么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 |
返回列表 |